骑车健身的益处多多
如今在中国,北至漠河、南到三亚,三江源头、青藏高原,山间、路边、原野,你都能看见很多在路上的骑手们,他们以自行车代步,骑行穿梭于喧嚣的都市抑或宁静的村庄,近途,可以随时随地访古揽胜,远行,可以随心所欲游山玩水,带给你另一种生活的体验,大汗淋漓之时又是何等畅快愉悦的心情,这就是户外自行车运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这种燃烧脂肪而不是燃烧汽油的绿色环保的户外运动。从耄耋老人到朝气蓬勃的青年,他们说着不同的方言,怀着不同的理想,从旅途的一端骑行至另一端,追寻着自己的方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这是骑手们最质朴的表达,是为了体验一种经历,一份心情,一种生活的态度。通过骑行,既能以友好的方式融入自然,又能锻炼身体,实属一举两得的好事。
骑车健身好处多
骑车——增进心肺功能的最佳工具
运动人体科学专家积极推荐户外自行车运动,骑自行车可以全面锻炼人的内脏器官、强化心肺功能和提高耐力,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延缓机体的衰老。而自行车也被认为是克服心脏功能问题的最佳工具之一。
长期的耐力运动可使运动者安静心率降低——窦性心动徐缓,这样可使运动者心率储备提高,提高心输出量2~2.5倍,结果是在运动过程中心脏耗氧低而工作效率高。由此可见长期骑自行车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骑自行车时腿部运动,肌肉收缩压迫血管促使血液流动,把血液从血管末梢抽回心脏,同时还强化了微血管组织,改善了微循环。
骑车——增加力量和耐力的良好手段
户外骑行,通过双腿持续蹬踏可以锻炼腿部、腰部、背部的26对肌肉及下肢的3对关节;通过双手握把配合腿部的周期性用力,可以提高人的骨骼肌肉系统以及韧带的力量,提高腰椎骨的灵活性,全面增加人的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协调等全身素质。
骑车——改善心理健康的好方法
自行车户外骑行还可以促进心理健康。适当的运动能使人分泌一种叫β内啡肽的激素,这种激素能让人摆脱忧虑、转移烦恼、心胸开朗、精神愉悦。同时在骑行中全身用力,压缩血管,使得血液循环加速,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耳清目明、头脑更清晰。
骑车出行前准备
选一辆合适的车
首先,要为自己准备一辆合适的车。这儿提到的自行车一般是指山地车或者公路车。
山地车主要特征是:宽胎、直把、有前避震亦可加装后避震。因此,山地车所特有的这些特点——能缓冲、抗震性能好的轮胎和避震;牢固结实、材料刚度大的车架;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的不易使人疲劳的握把;即使在陡峻的坡道上也能够保证你畅快骑行的变速器,使得山地车骑行时不必刻意选择道路,无论街巷漫游还是休闲代步,更加适合于爬山越野、郊游旅行,骑行者可以在各种路面环境尽情地享受舒适的骑行乐趣。
另一类就是公路车了,主要特征和山地车相反:窄胎、弯把、没有避震。因此,公路车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速度要远超于山地车,虽然骑行者只能选择平坦道路进行骑行,但能更多地享受到那飞一般的自由感觉。
无论是山地车还是公路车,建议初骑者选择普及型的即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其中对山地车来说,如果想要更舒适一些,可以选择全避震的型号;而想更多地感受和大地接触的感觉,那可以选择硬尾车型。不过无论怎样,切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也就是选择的车最好和自己的技术水平相匹配。
几条注意事项
在骑行之初,每个骑手最好能为自己制订一份骑行计划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协调好工作、家庭和运动的关系,在此有几条需要提醒你注意:
1、骑行计划要因人而异。正确了解、认识自己的能力,进行较大量的骑行是正确的,但不一定要达到最大量,也就是说不需要每次户外骑行都到精疲力竭状态才停止。
2、每周骑行的总里程数不要少于150千米。骑行次数3~4次 ,周末可以进行60~80千米的骑行。每次骑行最好能保证40分钟或更长一点时间,开始的10~15千米作为热身阶段,等待身体各项机能都动员之后再增加骑行强度,最后留出5~10千米作为放松骑行。
3、骑行负荷,尤其是强度,要一点一点的增加,建议每次比上一阶段的增加幅度保持在5-15%的水平。这样骑手可以减少骑行过度和受伤的几率,同时也能保持足够的压力让身体适应,这就是循序渐进原则。所有骑手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次高强度的骑行后,接下来的几天中,肌肉一直酸疼,甚至连轻松骑行都无法做到。这种骑行状态下,你的身体素质并没有因此变得强壮,反而下降了,浪费了你的两项宝贵资源:时间和精力。
4、有条件的骑手,可以装备一块心率表,以监测你的骑行过程和强度。